媒体专栏|创投界“武痴”——千乘资本创始人熊伟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专栏
作者:胡学文
认识千乘资本创始人熊伟很多年,最早的接触也是源于采访,那时候他还在创投"黄埔军校"达晨创投,职位是合伙人和深圳公司负责人。突然有一天,他和我说离开达晨单飞了,算是裸辞,面对号称千万的奖金都没有一丝丝留念。
不久,熊伟创立了"千乘资本",他想把自己在华为、达晨这样顶级机构收获的历练和想法,在自己的平台上一一施展。
熊伟算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按说不论是在华为,还是在达晨创投,他都在很短时间做到了不错的位置。按照一般人的理解,属于很能打的那部分精英了。不过,从职业轨迹来看,熊伟显然是不满足现状的哪一类人,有理想,总想着折腾点事情,最好是大事。
熊伟肯定也属于执行力强者。如果自己的想法受到体制、机制的限制,不能得以纵情肆意的挥洒了,那他就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跳脱出来,哪怕这个平台在科技领域顶级如华为、在创投行当响亮如达晨。从吉林大学毕业去到华为还算专业对口,从华为转行到创投并且迅速崭露头角,可以说是直接从创投小白到圈内强手的华丽蜕变。据说为了入门,熊伟甚至还买了几本关于创投的书。没点执行力,这个转变至少不会那么快,要想小有所成更是难度不小。
熊伟在我印象里还属于腼腆类型选手。不太会讲故事,更不擅长贩卖情怀。这和他的履历有一点关系,跨出校门去到华为,总体偏技术行业。即便破圈跨界转行进了创投,也是沉在投资业务一线,甚少出来抛头露面。以至于我最开始接触熊伟采访交流时,第一个印象就是这个采访对象有点"平",但他操盘投资的拿得出手的项目又不少。这种"平",就属于有点"干货"的硬派角色。
熊伟创业以后,我们偶尔会就创投行业的话题进行交流。万事开头难,叠加行业变化和经济形势的变化,熊伟应该经历了不少艰难时刻。在一些大大小小的行业论坛,偶尔会看到熊伟的身影,和有的投资老总金句频出不同,熊伟依旧是那个有"干货"的硬派角色风格,没有那么多渲染和铺垫。只有在另一个场景里,比如和基金出资人、和被投项目负责人谈起投资项目、投资逻辑,熊伟就像换了一个人,说起话来滔滔不绝。能靠朴实无华的话语打动人,最终出资人愿意出钱、项目引进投资。有一种高手,可能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我很佩服他的专注。当圈里的人都在谈论各种风口行业的时候,他给我的答案始终如一:瞄准的就是工业科技这条大赛道。五年过去,千乘一期基金的投资逻辑和跑道选择聚焦工业科技的基础设施,专业加专注,交出的成绩单应该还不错。新近的二期基金上了一个台阶到了13亿,熊伟介绍将持续围绕工业科技大赛道,也将更加聚焦技术的迭代和更新带来的"技术红利"。
转眼间熊伟创业已经五年。虽然还谈不上多大多强的机构,但用他自己的话说:已然渡过了生存期,进入发展期,可以展望大未来了。当一些媒体或者行业观察者更多把目光聚焦在那些顶流大机构的同时,我也尝试着对更多像熊伟他们这样的中小机构做观察,看看这些真正深入产业毛细血管的机构,怎样发挥出助力中小企业一起做大做强、合作共赢的威力。千乘资本和熊伟是一个不错的样本。
熊伟曾问我对他有什么评价。我一直没有特别贴切的答案。他的性格和他对投资近乎痴迷的执着,有点创投圈"武痴"的意思。想想这个评价有点对得上了,因为熊伟或许真有点尚武和侠义的情结,比如他的基金公司就喜欢用哲别、博尔术这样神武的大将军来命名。祝福创投圈"武痴"熊伟,投资大业早日自成一派、名震江湖!